講到{萬寶龍}MONTBLANC/白朗峰 給人第一印象就是精品!
雖不如HERMES|LV |GUCCI |CHANEL...等等這些品牌光環大到一個嚇人....(沒列出來的名牌不要怪我~太多啦)
倒也有相當大一批愛好者!
曾經看過一個業務(真的一看就是業務)身上滿滿的萬寶龍,鋼筆別胸前 手表 甚至連鑰匙圈也是....錢包我想當然爾應該也是啦~
當然鋼筆系列是無庸置疑扛霸子NO.1!其他皮件類也是相當講究~
本人也愛用他家的短夾!低調奢華不高調(最主要其實是還負擔的起XD)
一般精品給人的感覺就是滿滿的品牌信仰!
實不實用倒是其次...
尤其許多精品跨足音響市場的更是如此....
最近皮夾不見....QQ 去晃才發現萬寶龍也有出耳機!!
後來跟朋友去聽了兩三次...就決定入坑了!!
照片是在店內拍攝!
精品還是請大家看官網吧!
質感真的算是大勝所有的耳機廠!
絕大多數甚至專作耳機的大廠 他們很會把耳機作好 但是無法到達精品的程度....外觀或許有不錯的!但是細節就差多了!!
台灣萬寶龍官網沒有寫出規格
支援藍芽5.0以及aptX 這種基本的一定有
https://www.montblanc.com/en-us/headphones_cod19971654706731692.html
這邊有提到他的聲音規格是
SENSORSProximity Sensor (automatically plays/pauses audio when putting the headphones on/off)CONNECTIVITYBluetooth 5.0 (Multipoint, 10m range), Wireless and Wired. Connectivity to Smartwatch.OTHERSFrequency 70Hz ~ 18kHz from 1kHz SPL down 10dB | Impedance 21 Ω ± 10 % at 1kHz | Sensitivity 104.3 ± 2.5 dB at 1mW/1kHz open field | THD Less than 1% at 1mW/1kHz | adaptive aptX and AAC codecs
其他大家自己可自行參考~
耳機最重要的還是聲音表現!除非你有相當嚴重的品牌情節可以完全忽視聲音表現~
鞋子好看不好穿一樣沒有用!!
耳機跟喇叭系統有一點致命性的不同就是他是個人獨享的人身部品!!
穿戴在身上的東西使用感受會相當直接~
我相信會看到高價耳機的再怎麼樣都會在乎聲音表現!!
好~直接切入重點!
這個耳機的聲音不只是好!還很特殊!!
怎麼個特殊法?
簡單說就是他這個調整的聲音我沒有聽過類似的!
AKG、 SENHEISSER、 B&W、 B&O 、BOSE、 JBL、BEYERDYNAMIC...
萬寶龍的聲音跟他們表現不一樣~
先說 我自己長期在聽的是DT990PRO~在外面是聽JBL E65BTNC 或SHURE的入耳式SE112
聲音不錯但是走向都類似!
只有MEZE的木頭殼 CLASSIC99 有暖暖木頭味~但是走向是類似只是外殼是木頭共鳴聲與塑膠殼的不一樣!
時至今日也已經無法要求線圈產地了!!
磁鐵也絕大多數高價耳機都是銣鐵錋!
但是幾乎大家都類型都是接近的!
對耳機來說高音要表現好比較簡單(密閉式加上細線圈) 因此幾乎都會想辦法去強化低音~
耳罩式再加上近幾年的ANC主動式降躁,其實低音已經發揮不錯。
偏偏主流耳機廠還是往這個方向去發展。
回歸聲音:
所以絕大多數廠牌型號的耳機都是強化低音!!
變成開EQ強化BASS,表現大多OK~!(但是有的高音更霧/因為低音強線圈震動加上耳機殼震動高音的相位差加大)
那開人聲/中頻增強的呢?能聽得已經剩不到一半,很不幸的!耳機一樣有中頻凹陷的問題,
不過癥結點是出在因為強化低音(所以高音弱化)(原因不外乎線圈設計磁力設計還有擴大晶片設計)
耳機殼是可以彌補部分缺點,但是過度強化的低音加上被弱化的高音使的中音反而不上不下....因此開中音強化自曝其短!
簡單的測試就是將EQ開人聲強化 若是這個耳機表現是空洞的!基本上建議你不要開EQ會比較好(或是直接開強化低音...)
若是強化高音幾乎就耳機死一片....甚至連我的JBL 我也覺得不大OK~SHURE的小入耳式還可以!!
萬寶龍很奇妙
他跟絕大多數的耳機比是完全相反
他開低音強化變化不大(畢竟70HZ不能要求太多 不過不會有低音不夠 只是不會像是BOSE那樣肥厚的感覺)
他開中音強化不會虛掉
最妙的是開高音強化
他開高音強化 整個音場會拉上去 除了突破一般高價耳機的上限(對我來說許多耳機的高音其實真的普通)
很怪的是 低音表現比未開EQ或是強化低音的表現更好!!
確實有給我感覺進入HIFI的境界~因此才會入坑(推朋友)
B&O H95定價29900 低音轟轟叫 中音偏瘦 高音非常尖!無法承受三種基本EQ調整~不過也是在預料中!
這個品牌的表現我一直認為要定價打4折!
雖說許多功能控制鍵很炫炮(左耳旋鈕可以無段調整ANC強度 右耳旋鈕調整音量大小)但是聲音不OK加上組裝零零落落,我個人是完全不會考慮~
感覺花精品的錢買一個3C的東西...
不過喜好這個品牌的可以直接跳過我的論述@@
Master & Dynamic MW65 × Lamborghini 限量聯名款
這個定價17500的表現都比H95好!!不過我個人覺得一萬出頭還勉強可以考慮....
BOSE也是不OK@@他的QUIETCOMFORT45 真的不行!除了低音肥厚其他還真的有點吵...對我來說他表現最好是他的電腦喇叭XD
結論:
許多人會一直換系統其實很簡單就是聲音聽膩了!!
每一間的旗艦就是他家的聲音 聽久還是會膩 一樣的美食總不可能吃一輩子吧??
這就是現代喇叭為何會一直更換的原因??因為聲音聽膩了~其實問題是出在各家其實聲音都大同小異!
同樣的磁鐵 同樣的線圈 同樣的數據 同樣的材料...設計再怎麼頂天還是這些菜再煮!!
個人認為喇叭的終極還是號角喇叭+天然磁鐵!
好的號角聲音細節多到就算你把耳機塞破耳膜一樣達不到那種層次~
所有的旗艦耳機都無法發出接近我的號角高音GOODMANS 35L
不過萬寶龍在開高音EQ 有相當接近這個領域了!!
不得不說萬寶龍的提袋真的很有質感
提著上捷運也不怪怪的~
相比LV、HERMES那些真的浮誇了XD
相關耳機連結